历史上的国号(一):都是第一次做皇帝,啥都不熟悉

时间:2025-04-04 23:40:23 转载源:一线报道网 作者:归影 点击:3408次

作者:甘棠秦始皇的出现,让华夏大地上终于第一次出现了帝国,毕竟以前都是王国。国号的起源可以追溯为黄帝时期,那个时候以族群和地域为号。到了春秋战国时期,周王朝分封了一堆的王侯,地名是哪里,国号就是什么。像是七雄争霸的齐楚秦燕赵魏韩,都是各自的封地。大秦之所以叫大秦,是因为陕西以前叫秦,而在这片土地上发家的家族,都是秦人,后来秦人得了天下,就成了秦国。没有过多的意义,只是铭记来时路。秦二世而亡,开始了霸王项羽和刘邦的拉锯战,楚汉之争。项羽是楚人,所以他是楚王。在刘邦还是项羽旗下的小兵的时候,项羽赐封刘邦为汉王。自此,汉字就沿用至今。即使汉的赐予是来自于敌人的认可,刘邦也丝毫不在意,甚至在自己继位登基后,将国号定为大汉。所以汉的来源,是开国皇帝的爵位封号。汉朝衰败后,第一个篡位的人是王莽。因为王莽要革汉而立新,废刘而兴王。王莽给自己的王朝称作,新朝。那些汉朝的臣子不干了,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,拉开了三国的序幕,魏蜀吴登上历史场。当时的皇帝汉献帝被逼着册封曹操为魏王。曹操为什么给自己选择了魏这个字?因为有一则谶文“代汉者当涂高,当涂高者,魏也”。代替大汉,比大汉高,就是魏。就这就是魏的来源。在曹操儿子曹丕建立魏国后,自称大汉后裔的刘备不干了,认为自己才是汉家正统,所以再立大汉。其实蜀国的国号是汉,只不过因为当时刘备的地盘在四川,那是蜀地。甚至在历史上,刘备的国号,一直都是汉。后人为了区分西汉、东汉、后汉、所以刘备的汉,就成了蜀。蜀是别人改的,不是刘备。而吴国,是因为曹丕登基后,封孙权为吴王。孙权就借着这个封号,建立吴国。后世更习惯称他们是曹魏、蜀汉、孙吴。至于晋朝,也是因为开国皇帝司马昭被曹家皇帝封为晋王,所以晋就成了国号。晋朝之后,就是五胡乱华十六国,这个时候的各小朝代层出不穷。凉朝分裂为五个政权,前凉、后梁、南凉、北凉、西凉。是因为他们的创始人张轨,在任命凉州刺史的时候,一战成名。所以国号为凉。燕朝分裂为四个政权,前燕、后燕、南燕、北燕。慕容家族是游牧民族,认为和燕子迁徙相似,所以国号为大燕。三秦分裂为三个政权,前秦、后秦、西秦。倒不是因为他们是秦始皇的后裔,因为他们的第一个占据的地盘,就是关中地区,百年前,这是前朝的发源地,所以国号为秦。而前赵后赵的国号,是因为当时他们所统辖的地盘,是战国时期,赵国的故地。成汉,最初是因为定都在成都,所以国号是成。然后皇帝被侄子汉王杀了,侄子继位后国号是汉。后世记录他们为成汉。大夏的创始人赫连勃勃自认为是夏启的后代,所以国号定位夏。期间,从周王朝建立到五胡乱华结束,一共跨越了1485年。而历史,才刚刚开始······投稿邮箱:[email protected](历史文化)[email protected](小说散文)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相关内容
精彩推荐
热门点击
友情链接